北京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国际能源网携手国能能源研究院,共同发布了能源行业极具分量的年度报告《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
据国能能源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依托于国际能源网近40年产业数据库,以2015年至2024年为时间轴,共计10年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编写,以数据化的方式,从资源、开发、利用、进出口等维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对比,系统梳理出中国能源发展脉络与趋势。
该报告涵盖能源概况、化石能源(煤油气)、电力、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储能以及其他绿色能源六大核心领域,精心制作图表共计228张,力求为产业提供更清晰、全面的数据参考。
能源全景
清洁能源转型蹄疾步稳
优化成效显著
基于2015-2024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增速、不同类型能源占比等关键图表,这份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勾勒出中国能源发展的宏观图景。
中国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能源生产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均向“绿”发展。
据《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6%,展现稳健增长态势。
在近十年中,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2015年的36.2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24年的49.8亿吨标准煤,相比2015年增长37.56%。
更为亮眼的结构变化是:电力及新能源发电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015年的14.5%,攀升至2024年的19.3%。
与此同时,煤炭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72.2%降至2024年的53.2%,十年间下降26.3%,清洁替代效应日益凸显。
在能源产品产量方面,2024年全国发电量首次突破10万亿千瓦时大关,达10.0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合计达3.7万亿千瓦时,同比劲增16.36%,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6.81%,成为电力增长的主力军。
清洁能源发电量方面,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表现尤为抢眼:风电发电量9970.4亿千瓦时,增速12.5%;太阳能发电量8390.4亿千瓦时,增速高达43.6%,领跑所有能源类型。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在清洁能源发展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通过持续优化电力生产结构,我国能源体系正沿着清洁化、低碳化的轨道稳步推进。
能源消费结构同步优化。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从2015年的17.9%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28.6%,年均增速达1.07个百分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仅2024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比上年提升2.2%,创下近年来最大年度增幅,清洁能源消费加速渗透。
化石能源
煤油气演变显新局
绿色能源探索深
根据《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报告内容,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传统化石能源在消费方面呈现出两大关键趋势。
趋势一:
煤炭消费的增长引擎主要来自电力行业需求的刚性支撑。尽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迅猛发展略微消弱煤电的部分增量空间,但在全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的拉动下,煤电发电量仍保持一定增长势头。
煤炭消费总量尚未达峰,但其增长已显著放缓,且高度依赖电力行业的波动,煤炭发电在我国电力供应当中始终承担着兜底作用。
趋势二:
石油消费增速则因交通领域革命而明显放缓。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浪潮,特别是新能源重卡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快速渗透,正在一定程度抑制石油消费的增长动能,使其增速进入平稳期。
相比之下,天然气展现出更强的增长潜力与转型活力。
据《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介绍,2024年,天然气在替代煤炭和石油方面的经济性有所提升,进一步刺激了其在工业和交通等终端领域的消费增长。
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天然气的角色正从过去单一的燃料供应,向多元化的低碳绿色能源载体和解决方案转型。
特别是如玻璃、纺织、石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正积极探索和挖掘天然气在工艺改进、能效提升和减污降碳方面的潜力,工业领域“向新向绿”转型的脉络,清晰可见。
电力动脉
装机结构历史性跨越
基建投资驱动跨区输送
电力作为能源系统的核心枢纽,其发展态势备受瞩目。
2024年中国电力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3.48亿千瓦,同比增长14.6%。与2015年的15亿千瓦相比,十年间增长122.2%。
特别是可再生能源,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87亿千瓦,同比激增45.2%,成为装机增量的绝对主力。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已经到来。
2024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历史性地达到56.86%,首次超越火电装机,标志着中国电力系统结构优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电力生产方面,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量为3.7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6.81%,清洁电力贡献持续加大。
电力消费同样保持旺盛需求,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延续了近年来的较高增长态势。
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超10.5万亿千瓦时。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力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在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方面,2024年,中国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687亿元,电网工程完成投资6083亿元,水电建设投资1085亿元,核电建设投资1469亿元。
核电作为稳定的清洁基荷电源,发展稳健。截至2024年底,全国核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83万千瓦,同比增长6.9%,为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可再生能源
风光领跑装机提速
多元化发展格局成型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已进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据介绍,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刷新纪录,2024年新增装机量3.73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新增装机的86%,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已经连续两年突破了3亿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63.8%。
从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装机结构看,水电占比23.07%、风电占比27.57%、太阳能发电占比46.93%、生物质发电占比2.43%,光伏和风电共同构成双核驱动,水电稳定支撑,生物质多元补充的格局已然成型。
发电量方面,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6.81%。
水电:在大量抽水蓄能项目投产的推动下,水电在装机稳步增长(年末累计装机43595万千瓦,同比增长3.4%)的同时,其发电量增速及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亦有所提升,调峰和储能价值日益凸显。
风电: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末全国并网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已成为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
光伏:堪称年度最耀眼的明星。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高达2.77亿千瓦,同比增长28%。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1.5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1.18亿千瓦。
全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飙升至8.87亿千瓦,同比大增45.2%。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5.1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3.75亿千瓦。无论是增量还是总量均领跑全球,分布式光伏的蓬勃发展尤为亮眼。
生物质能:作为重要的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途径,发展稳定。截至2024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599万千瓦,年发电量增长至2083亿千瓦时,发电量同比增长5.20%。
储能跃升
新型储能首超抽蓄
企业龙头竞逐蓝海
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在抽水蓄能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达5850万千瓦,同比增长14.84%,当年新增装机容量756万千瓦,建设步伐加快。
更具突破性的是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继2022年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后,其发展速度亦令人惊叹。
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跃升至137.9GW。其中,新型储能装机达到78.3GW,历史性地首次超过抽水蓄能的58.5GW,标志着储能技术路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灵活性调节资源迎来爆发期。
报告最后,聚焦于氢能、充换电基础设施及动力电池等蓬勃发展的新兴绿色能源领域,展现了能源转型的多元化前沿。
氢能:2024年,中国氢能产量3815万吨,同比增长3.49%。
充换电: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拉动了充换电基础设施需求。2024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165%,覆盖广度与密度大幅提升,“里程焦虑”有效缓解,为交通电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心脏”,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持续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48.4GWh,同比增长41.4%,巨大的规模和技术进步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成本下降提供了核心保障。
《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去十年中国能源转型辉煌成就的系统梳理与解读,更是面向未来深度变革的重要参考数据。
如需《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报告,请添加微信领取。
本文链接:/hangye/3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