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美丽网!
   > 资讯
金融诗人的温热人间 ——读《浸透爱的日子》书评

时间:2025-11-13作者:刘小波1

在数字与文字之间行走,张弘用诗集证明,生活的诗意从未远离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翻阅《浸透爱的日子》这本诗集,扑面而来的是三种气息:自然的风气、做人的骨气和生活的烟火气。这位供职于金融系统的诗人,用他细腻温暖的笔触,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浸透爱的精神园林。

张弘是河南省焦作市金融系统工作人员,曾任单位办公室、纪检监察、党委宣传部、风险合规部门负责人。他的日常工作与数字、规章、风险控制打交道,看似与风花雪月毫不相干。然而,这位金融人却有着不一样的文学追求。他的作品散见于《金融时报》《建设银行报》及当地媒体,坚持每日背诵一首古诗的习惯至今未辍。这种对文学始终如一的赤诚,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秦喜枝在序言中感叹:“许多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便与书渐行渐远,而张弘每日背一首古诗的习惯坚持至今,这份自律以及对文学始终如一的赤诚令人钦佩。”

《浸透爱的日子》收录了张弘多年来潜心创作的诗词作品,分为古体诗和现代诗两大部分。他的古体诗承袭传统韵律之美,庄重而不失典雅,以清丽婉约的词句精心编织情感的经纬;现代诗则展现出灵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用温暖的视角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字里行间,亲情、友情、爱情交织扑面,引领读者步入一个洋溢着温情与爱意的诗意世界。

张弘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视野开阔。既有对山川田野的纵情抒怀,对人情世故的深刻体悟,亦不乏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在《庆嘉年》一诗中,他由衷赞叹:“龙腾家国好,泽润笑容甜,幸运安康久,喜庆欢乐绵。”诗句中流淌着对家国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在他的诗中,万物生趣盎然,天地自有灵犀。一草一木皆成景,一瞬一息总关情。这种积极明亮的生活态度,如一缕暖阳贯穿诗集始终。他写道:“心中有爱满目美景,心里有情张口即诗。”这既是诗艺的凝练,更是生命境界的自然流露,源自对生活深切的体悟与热爱。

现代诗部分,更是展示了张弘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思考。在《空间》中,他表达了现代人对宁静空间的渴望:“真想找个空间,卸下一身的疲惫;真想找个空间,逃离尘世的鼎沸;真想找个空间,藏起沉重的面对。”在《跟着心走》中,他写道:“在人世的波涛之中,真正能安慰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内心。”这些诗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看透》一诗则展现了他的生活智慧:“我们要做的其实不该是自怨自艾,更不是万念俱灰,而是张开大口咀嚼,带着觉知接纳面对,甚至拥抱,与它同在,因为伤痛可以转化成可贵的资源,促进心灵蜕变的沃土。”

张弘的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暖。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抒发个人情感,都浸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关怀。他的诗歌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而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满了真实的烟火气息。在《烟火光阴》中,他写道:“善解能体意切切,恒爱不觉岁匆匆,有趣光阴书卷里,无限深情炊烟中。”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深情注视,让平凡的生活焕发出诗意的光彩。

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张弘没有被数字和规则所束缚,反而更加珍视文学带来的精神自由。他的诗歌创作,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正如他在《握紧手中的笔》中所写:“火热的时代,为逐梦者提供舞台,缤纷的生活,让有心者充满希冀;我热爱身边的人和事,走在路上的时候,总会不停思索,时刻握紧手中的笔。”这种对文学创作的坚持和热爱,让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能够保持一颗敏感而温暖的心,用诗歌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温暖。

《浸透爱的日子》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示。它告诉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我们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张弘用他的诗歌证明,诗意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感受,去表达,我们的生活都可以浸透爱的日子。

这本诗集值得放在床头,随手翻阅,让那些温暖的诗句滋润我们的生活,提醒我们:眼里有爱皆是景,心中无邪自降魔,埋头做好身边事,诗意生活乐趣多。

本文链接:/hangye/46159.html